威尼斯144777(Baidu认证)网站-欢迎你

新闻资讯

注塑工艺VOCs废气处理工艺

时间:2020-08-26   访问量:910

注塑成型的全过程为:把塑料颗粒通过进料斗加入到一筒内逐渐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并在一定的搅拌强度(转速)下均匀(塑化)→在一定压力(推力)及速度下推注到模具内(注塑成型)→在压力作用下(保压),进行冷却(控制冷却速度)→当塑料达到一定温度时,在一定速度下打开模具(开模)→在一定的速度及作用力下把成品顶出模具(出模)→成品进行检查、修除飞边(模具结合面形成的多余料)料柄(塑料的注射通道上的料,此料还起到补充成品在冷却收缩时减少的体积)→包装→进库。同时注塑机进行加脱模剂,合拢模具工序。注塑成型工艺主要控制各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参数指标。每类塑料、每种产品及注塑机器均需不同工艺参数指标。注塑成型工艺还应包括塑料中的水份控制、添加剂控制、着色剂控制等。

注塑成型的四大要素

    1.塑胶模具 2.注塑机 3.塑胶原料 4.成型条件

    大部份使用二板模、三板模,也有部份带滑块的行位模。

    基本结构:

    ①公模(下模) 公模固定板、公模辅助板、顶针板、公模板。

    ②母模(上模) 母模板、母模固定板、进胶圈、定位圈。

    ③衡温系统冷却.稳(衡)定模具温度。

    注塑机主要由塑化、注射装置、合模装置和传动机构组成;电气带动电机,电机带动油泵,油泵产生油压,油压带动活塞,活塞带动机械,机械产生动作。


 1、依注射方式可分为:①卧式注塑机②立式注塑机③角式注塑机④多色注塑机

 2、依锁模方式可分为:①直压式注塑机②曲轴式注塑机③直压、曲轴复合式

 3、依加料方式可分为:①柱塞式注塑机②单程螺杆注塑机③往复式螺杆注塑机

 塑料注塑工艺过程主要进行造粒挤出,造粒挤出工序的温度一般在169~210℃,不同的项目控制不一样,但不能高过塑料原料的热分解温度。至于造粒工序的工艺废气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的原料产生的废气成分是不一样的。

 塑料,学名聚氯乙烯,由氯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热塑性,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比重约1.4 g/cm3,含氯量56%~58%,熔点约70~85℃,成型温度160~190℃,分解温度>200℃。聚氯乙烯塑粒在热解过程(180~200℃)中,由于分子间的剪切挤压下发生断链、分解、降解过程中产生游离单体废气,聚氯乙烯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单体。

 ABS塑料,学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比重约1.05g/cm3,成型收缩率0.4-0.7%,成型温度200~240℃,分解温度>270℃。ABS塑料热解过程(160~210℃),由于分子间的剪切挤压下发生断链、分解、降解过程中产生游离单体废气,主要为丙烯腈单体、苯乙烯单体和非甲烷总烃。

 PE塑料,学名聚乙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比重约0.94~0.96g/cm3,成型收缩率:1.5~3.6%,成型温度140-220℃,分解温度>320℃。PE塑料加工温度范围很宽,不易分解,热解过程(160~210℃),由于分子间的剪切挤压下发生断链、分解、降解过程中产生游离单体废气,主要为乙烯单体。

 PP塑料,学名聚丙烯,由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比重:0.9-0.91 g/cm3,成型收缩率1.0~2.5%,成型温度:160~220℃,加工温度在200-300℃左右较好,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为310℃)。PP塑料加工温度范围很宽,不易分解,热解过程(200-300℃),由于分子间的剪切挤压下发生断链、分解、降解过程中产生游离单体废气,主要为丙烯单体。

 NPBT塑料,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由对苯甲酸二甲酯与1,4-丁二醇进行酯交换制得。结晶性热塑型聚酯.无味、无臭、无毒。玻璃化温度45-48℃,热变形温度58-66℃(1.82MPa).流动温度225℃,使用温度120 ℃,相对密度 1.324 g/cm3,吸水性 0.03-0.07%,热解过程分解的单体为芳香烃类组分。

 PAS塑料,学名聚芳酚,琥珀色透明颗粒。相对密度(25℃/4℃)1.371,折射率1.652,耐热性比双酚A型聚砜高得多,热变形温度和连续使用温度均高100℃左右。玻璃化温度288℃,连续使用温度260℃,热变形温度274℃(1.82MPa),分解温度>300℃。热解过程分解的单体为芳香烃类组分。

 

POM塑料,聚甲醛,为甲醛的均聚物与共聚物的总称,共聚甲醛相对密度1.402-1.405。结晶度77%-78%,低于均聚甲醛。熔点、强度和硬度也稍低。熔点167-171℃,热变形温度100~157℃(1.82MPa).马丁耐热55-58℃,最高使用温度100~104℃。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分解温度235-240 ℃,热分解过程放出甲醛废气

1)聚乙烯

①聚乙烯(PE)制品生产:高压聚乙烯加热到150℃时,分解出酸、酯、不饱和烃、过氧化物、甲醛、乙醛、CO2和CO等;其薄膜制品要注意抗氧剂、稳定剂和着色剂引起的毒性危害;其制品有独特的气味,长期应用混有稳定剂的聚乙烯管静脉输液可发生静脉炎。低压聚乙烯加热到150℃,产生酸、酯、不饱和烃、过氧化物、甲醛、乙醛、CO2和CO等挥发性复杂混合物。210℃~250℃生成的混合气体有甲醛、不饱和烃、有机酸、有机氯化物、CO等。在热切削和封闭聚乙烯管时,产生的热解产物为甲醛和丙烯醛。此类热解产物能引起中毒。

②聚乙烯(PE):本身并无毒性,但添加了抗氧剂、稳定剂、着色剂等即有毒性。本品加热至150℃~220℃时的热解产物有酸、酯、不饱和烃、过氧化物、甲醛、乙醛CO2和CO等。由以上看出不应该是非甲烷总烃,应以TVOC为好。另热解量没有0.1%-0.5%这么大,注塑生产的水口料、龟头料、甚至包括试机料一般的物料损耗也不过1-2%,热解的量肯定没有这么大。不过不同的塑料件会有区别,注塑件和薄膜产品解热损失量会不一样,一般按原料使用量的0.01%计算。

2)聚氯乙烯(PVC)

注塑过程采用原料为PVC(聚氯乙烯),废气中可能释放出HCl还有游离氯乙烯。而原料含POM(聚甲醛),则可能放出甲醛。此外,由于造粒工序的工艺废气成分比较复杂,有些地方采用计算非甲烷烃来进行量化评价,有些地方也采用计算VOC(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进行量化评价。由于造粒时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塑料原料允许的范围内,分解的单体量极少,且一般加热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产生的单体仅有少量排出。一般来说,加热分解产生单体按100~200克/吨产品计,即仅占总量的0.01~0.02%。造粒工序的工艺废气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的原料产生的废气成分是不一样的。

聚氯乙烯(PVC)由氯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热塑性,玻璃化温度80℃~85℃。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相对密度1.4,含氯量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于酮类、酯类和氯代烃类溶剂。有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100℃以上或长时间阳光曝晒开始分解出氯化氢。聚氯乙烯在加工过程中会受热降解,由于HCl释放,多烯结构分子中的共轭双键数量增加,当数量达到8个以上时,其对光波的吸收开始收敛,因此颜色会逐渐加深(黄色→棕色→褐色)。根据HCl释放速率不同,可将其的降解温度分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1)早期着色降解:100~130℃,HCl开始释放,但是释放速率极小,暴露在此温度下10天以上,PVC逐渐变色。

(2)中期降解:140~160℃,HCl释放速率逐渐加大。

(3)长期受热降解:160~220℃.

(4)完全降解:220℃以上,HCl完全释放出来。

 

image.png

微信图片_20200417093409.jpg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9-2021 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     苏ICP备13037424号